當下,產業級虛擬電廠正以驚人的速度崛起,成為萬億級別的新興市場賽道。這一創新型能源管理模式,為何能在短時間內實現爆發式增長?其背后的密碼又是什么?
政策支持無疑是產業級虛擬電廠爆發式增長的重要推動力。國家發改委《“十四五” 現代能源體系規劃》明確提出,2025 年電力需求側響應能力需達到最大負荷的 3%-5%,其中華東、華中、南方等負荷密集區目標為 5%。這一政策導向為虛擬電廠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也為其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僅以 2025 年預計的 16.3 億千瓦最高負荷計算,虛擬電廠需具備至少 0.8 億千瓦的可調節能力?!峨娏κ袌霰O管辦法》的出臺,更是首次從法律層面賦予虛擬電廠 “市場主體” 地位,解決了其參與電力交易的資質難題。深圳、上海、冀北等地紛紛推出虛擬電廠專項補貼,例如深圳對需求響應按最高 5 元 / 千瓦?次給予補償,冀北試點項目聚合負荷規模超 300 萬千瓦。地方政策的差異化探索為全國統一市場規則提供了實踐經驗,也進一步激發了市場主體參與虛擬電廠建設的積極性。
技術進步是產業級虛擬電廠發展的核心驅動力。產業級虛擬電廠依托先進的信息通信技術與智能控制系統,將分布式電源、儲能設備、可控負荷及電動汽車等分散的能源資源進行高效聚合與協同優化。先進的信息通信技術搭建起能源數據交互的橋梁,通過物聯網、5G 等通信手段,實時采集分布式能源的發電數據、儲能設備的充放電狀態、用戶側的用電信息等,打破信息孤島,實現能源數據的高速、穩定傳輸。智能計量技術與協調控制技術則是其 “智慧大腦”,智能計量系統精準測量能源的生產與消耗,為決策提供依據;協調控制技術依據實時數據,對各類能源資源進行統一調度,保障虛擬電廠穩定、高效運行。隨著 AI 調度算法的不斷成熟,虛擬電廠的單位成本有望進一步下降,從而提高其市場競爭力。
市場需求的增長為產業級虛擬電廠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隨著新能源裝機占比的不斷提高,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發電的隨機性和波動性給電力系統的穩定性帶來了巨大挑戰。產業級虛擬電廠通過對儲能設備和可控負荷的靈活調節,像一個 “緩沖器”,有效平抑新能源發電的間歇性和波動性。當風電、光伏出力驟減時,快速調用儲能補充電力;用電高峰時,適當降低可控負荷用電,維持電網供需平衡,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電動汽車、數據中心等新型負荷的崛起,其可中斷性與響應潛力為虛擬電廠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池。據中電聯數據,2025 年可調節負荷資源需求達 0.8 億千瓦?,F貨電價波動幅度的擴大,也為虛擬電廠通過優化充放電策略獲取超額收益提供了機會。
產業級虛擬電廠的爆發式增長是政策支持、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隨著這些因素的不斷強化,產業級虛擬電廠有望在未來幾年內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成為推動能源革命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捷瑞數字研發的產業級虛擬電廠,通過部署各類智能傳感器和監測設備,實時、精準采集分布式能源(如太陽能、風能、小型水電、儲能系統等)的發電數據、狀態信息,以及工業用戶側的用電負荷數據、設備運行工況等,將這些海量、多源異構數據匯總至數據中心,為后續的能源管理提供基礎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