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產業級虛擬電廠正從試點示范逐步邁向規?;瘧玫年P鍵階段。這一關鍵窗口期的準確研判,對于推動能源體系變革、提升電力系統穩定性與可靠性意義重大。
近年來,我國在虛擬電廠領域積極開展試點示范工作,多地取得了顯著成效。例如,資陽上線的“政府兜底型”虛擬電廠,依托先進技術聚合了企業、樓宇、充電樁等分散電力資源,形成了可智能響應、靈活調節的“能源大腦”,截至 6 月 10 日,累計接入總負荷 22.2535 萬千瓦 。成都高新西區的虛擬電廠上線半年多,聚合 169 家企業,形成了 0.1 萬千瓦電源側、5.68 萬千瓦負荷側的靈活可調能力,能填補該區域約 60% 的供電缺口。這些試點項目充分展示了虛擬電廠在提升電力系統靈活性、促進新能源消納等方面的巨大潛力。
從政策層面看,國家發展改革委與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虛擬電廠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了虛擬電廠的定位與市場參與機制,提出到 2030 年全國虛擬電廠調節能力達 5000 萬千瓦以上的目標,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從技術角度而言,5G、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快速發展,為虛擬電廠構建起“端 - 邊 - 云”一體化實時調度架構,有效解決了分布式能源資源管控難題 。從市場需求來看,隨著新能源裝機規模的持續攀升,電力系統對靈活性調節資源的需求日益迫切,虛擬電廠作為“靈活調節大師”,市場空間廣闊。
然而,要順利度過這一關鍵窗口期,實現規?;瘧?,仍面臨諸多挑戰。技術標準與建設運行管理機制尚不完善,導致產業規范化發展受限;市場參與機制不健全,運營商盈利空間有限,影響產業可持續性;商業模式創新不足,多數虛擬電廠僅依靠需求響應獲取收益,難以支撐常態化高效運營。
為把握關鍵窗口期,推動產業級虛擬電廠規?;瘧?,需多方協同發力。在技術創新方面,加大研發投入,提升對分布式資源的精準監測與高效調控能力;完善市場機制,進一步健全電力市場體系,明確交易規則,保障虛擬電廠公平參與;積極探索商業模式創新,結合市場需求,開展節能服務、碳交易、能源數據分析等多元化業務,拓寬收益渠道。
捷瑞數字依托伏鋰碼云平臺,從數字化營銷、生產、管控等維度助力相關企業數字化轉型,為虛擬電廠的資源整合與高效調度提供數字化支撐。通過運用自身的數字技術優勢,將分布式電源、儲能裝置等分散資源進行虛擬整合,提升能源管理效率,為虛擬電廠從試點示范邁向規?;瘧秘暙I力量。